甬簡040
第3期
寧波市農業農村局 2025年3月4日
本期目錄
【要情聚焦】
●我市全力抓好春耕備耕夯實全年糧食穩產增產基礎
●我市大力推進農業“機器換人”高質量發展破解“誰來種地”難題
●海曙區深入推進“千萬工程”譜寫鄉村振興新篇章
●江北區打造“鄉野辦公”激活青年入鄉原動力
●北侖區大力發展現代設施農業加速推進農業產業現代化
【標題簡訊】
▲3月1日起我市甬江流域禁漁
▲全國農安實訓講堂進基地交流活動在余姚舉行
【他山之石】
◆遼寧12316金農熱線接入DeepSeek開啟智慧服務新篇章
◎要情聚焦
●我市全力抓好春耕備耕夯實全年糧食穩產增產基礎。今年以來,我市持續聚焦糧食安全“國之大者”,突出穩面積、提單產、調結構、增效益,聚力以“三強三促”備春耕抓春播,全力夯實全年糧食豐收基礎。目前,全市春糧面積達40.77萬畝,其中小麥面積29萬畝,同比持平;油菜面積16.73萬畝,增幅8.14%;35萬畝早稻種植任務基本完成分解。一是強政策促增效。研究起草2025年糧油政策,進一步穩定價格支持、優化直接補貼、推動保險擴面提質,加大糧食生產流通信貸支持,完善“三位一體”的種糧農民收益政策體系。同時,鼓勵地方對綠肥和翻耕進行政策扶持,全市種植綠肥5.05萬畝,翻耕50萬畝,為春耕生產提供有力支撐。二是強布局促提質。堅持項目為王,進一步搶抓冬春農田水利建設黃金期,全力推進高標準農田建設,提升農業綜合生產能力和農田防災減災能力。全市批復立項2024年度新建高標農62個8.34萬畝、2025年度新建儲備項目40個7.11萬畝。截至目前,2024年立項新建項目實現100%開工,2025年新建儲備項目近50%完成項目招投標。三是強要素促穩產。以種子、農資、農機等要素為重點,加強重要農資調配管理,強化農田水利設施維護,全力做好要素投入保障工作。目前,全市早稻備用商品種143萬公斤、應急儲備種46.5萬公斤,化肥儲備在庫量3.67萬噸、農藥應急儲備在庫量56噸,農機投入近8000臺(套),充分滿足春耕生產需求,且化肥、農藥等農資價格同比下降,有效減少農戶種糧成本。
(種植業和種業管理處、農田建設管理處)
●我市大力推進農業“機器換人”高質量發展破解“誰來種地”難題。近年來,我市以農業“雙強”行動為抓手,加快推進農業領域“機器換人”,促進現代農業高質量發展。近日,省農業農村廳公布一批農業“機器換人”高質量發展品牌名單,鎮海區、北侖區、鄞州區、象山縣入選省級農業“機器換人”高質量發展綜合性先行縣。目前,全市已有9個區(縣、市)成功入選。一是政策賦能創新局。制定出臺寧波市2024-2026年農機購置與應用補貼政策,優化農機購置補貼范圍和標準。2024年全市累計實施中央、市、縣三級農機購置補貼資金9442萬元,撬動社會資本1.54億元,惠及主體2466戶。擴大農機報廢更新范圍至15類,淘汰老舊農機707臺,補貼報廢資金445萬元。二是智造升級強根基。重點聚焦糧油生產薄弱環節,推廣水稻機插、小麥油菜機械化條播、油菜毯狀苗移栽等新技術,對大面積提單產和機收減損農機裝備實行優先補貼,對落后、飽和機具逐步退補。2024年,全市農作物耕種收機械化率達89.07%(高于全國平均10%),水稻耕種收綜合機械化水平達94.52%(高于全國平均20%);糧食批次烘干能力超3.8萬噸,同比增長8.5%,糧食機械化烘干率超過90%,遙遙領先于全國平均水平。三是服務升級增效能。實施農機社會化服務組織提質工程,每年安排300萬專項資金,扶持建設提升一批示范主體。目前,全市農機專業合作社363家,擁有社員5583人,農機原值100萬元以上的合作社達257家,占比超70%,農機社會化服務組織數量、服務水平和服務效益均領先于全省。下步,我市將聚焦“機器換人”,加快農業領域設施設備“以舊換新”,全面提升農業機械化水平,為農業高質量發展再添新動力。
(農機畜牧處、市農機畜牧中心)
●海曙區深入推進“千萬工程”譜寫鄉村振興新篇章。近日,《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進一步深化農村改革 扎實推進鄉村全面振興的意見》發布,海曙區認真貫徹落實“中央一號文件”精神,持續深化新時代“千萬工程”,提升農村人居環境品質,補齊農村基礎設施短板,推進鄉村全面振興。一是規劃鄉村組團發展格局。中央一號文件要求,探索具有地域特色的鄉村建設模式。我區依托鄉村自然生態稟賦、產業基礎等條件,以主要干道、干河為骨架,規劃“一軸三區六組團”發展格局。該區精心打造沿山干河發展軸,建設平原地區“農耕文化傳承區”、荷梁線以北“山地樂活運動區”、荷梁線以南“生態山水康養區”,形成蜃蛟千年席鄉、鄞江水利古鎮、廣德科創運動、浙東竹海、章水高山深谷和龍觀生態六組團,各片區通過道路、水系串聯一體,實現資源整合、功能互補,發揮輻射帶動作用,高效推進聯動發展。二是推進和美鄉村重點項目。以“三大行動”為抓手,推進鄉村微改造、精提升,實施村道提升行動,補齊鄉村交通短板。2025年,計劃投入專項債券資金1.05億元,實施17個項目,打造宜居宜業和美鄉村,申報“廣澤”共同富裕美麗鄉村帶項目。推進縣城承載能力提升和深化“千村示范、萬村整治”工程,2025年度計劃投資額12.33億元,實施10個項目,其中新建項目4個,年度計劃投資額5.63億元;續建項目6個,年度計劃投資額6.7億元。三是強村富民行動提質增效。深化強村公司模式,探索出臺海曙區強村公司指導意見,充分發揮鎮級強村公司作用,謀劃有前景、有效益的集體經濟項目。推進閑置農房盤活樣板村建設,提高盤活項目的集中度和實際落地運行能力,在山區、半山區形成閑置農房盤活特色亮點帶,打造海曙特色的閑置農房盤活模式,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
(海曙區農業農村局)
●江北區打造“鄉野辦公”激活青年入鄉原動力。近年來,江北區聚焦要素保障、空間創優、人才挖掘,在安山村率先探索“鄉野辦公”,吸引青年人才扎根鄉村,為鄉村發展注入鮮活力量。2024年以來,累計吸引集聚各類青年人才110余人,創辦工作室20余個,總產值逾千萬元,村集體收入增加近80萬元。一是騰補鄉野辦公空間。淘汰村內“低小散”產業,清退廢舊廠房,收儲整合低效閑置物業,累計釋放嶄新創業空間5萬方。發揮鄉村振興有限公司整合運用村級資源能力,引入設計、研學、文創、旅游等20余家工作室,打造以“構城·人文聚落”為中心的近2萬平方米多業態融合辦公社區。2024年,安山村上榜全市首批閑置農房盤活特色樣板村名單。二是強化青年入村保障。優化政策扶持,為青年入鄉創業創新提供項目資金、生活補助等全要素支持保障,對農創客租賃村級物業入村創業給予300元/㎡補助,對鄉村片區創業集聚平臺給予最高10萬元補助;對社保繳納滿1年進村就業的大專以上畢業生,給予每人每月400元至2500元不等生活補助。同時,優化配套設施,規劃提供青年宿舍、共享食堂、共享農田等功能場所。三是深挖人才創新潛能。引進中國美院油畫家、知名建筑機構設計師等百余名創業者入駐鄉村拓展消費新場景、推廣農創品牌,構建鄉村“吃住行游購娛”全覆蓋產業鏈。開展校地合作,引導大學生畢業設計進村、實習實踐進村。2024年以來,安山村承辦新品發布會、戶外研學、非遺手作、大學生畢業設計路演、美麗鄉村短視頻大賽等活動100余場,接待游客40萬人次,鄉村旅游收入超1500萬元。
(江北區農業農村局)
●北侖區大力發展現代設施農業加速推進農業產業現代化。近年來,北侖區以“精品、生態、休閑”為導向,大力發展現代設施農業,加快構建高質高效現代農業產業體系。一是筑產強基,推動項目管理創新。首創項目儲備庫制度,以備案登記的形式,有效建立申報項目動態追蹤模式,項目管理效率提升30%。建立項目跟蹤指導機制,分批驗收,進一步優化現代設施農業項目管理。2025年持續推進白峰陽東生態農業田園綜合體數字化建設等2個農業數字化項目,實施現代設施農業項目17個,預計帶動投資4201萬元。二是引技賦能,帶動設施種養提升。聚焦連棟大棚、無土栽培、冷藏保鮮等現代設施建設,打造智慧農業新場景,實施種植設施等項目9個。目前在建室內繁育中心1個,設施大棚9025個,建成農產品冷藏保鮮設施104個;2025年計劃創建省級數字農業工廠1家,市級數字農業工廠2家。三是強鏈促產,加快精深加工升級。開展現代設施農業提升行動,推動農業設施化、機械化、數字化、標準化發展。聚焦加工環節,建設現代設施農業加工設施項目7個,涵蓋飼料加工設施建設、屠宰車間設施建設、糧食加工設施建設、蛋白車間加工設施等供應鏈建設。依托農業龍頭企業倍增計劃,育強鏈主型企業,推動精深加工升級,2025年計劃新培育省、市農業龍頭企業各1家,培育省級農產品加工基地1個。
(北侖區農業農村局)
◎標題簡訊
▲3月1日起我市甬江流域禁漁。3月1日0時起至6月30日24時,我市甬江、姚江、奉化江等10條干流河道全面進入禁漁期,禁漁水域總長約248公里,涉及海曙、江北、鄞州、奉化、北侖、鎮海、余姚7個區(縣、市)50余個鄉鎮和135艘內河漁船。
(市海洋與漁業執法隊)
▲全國農安實訓講堂進基地交流活動在余姚舉行。近日,由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質量標準與檢測技術研究中心主辦的全國農安實訓講堂進基地交流活動在余姚市“紅芯”植物工廠舉行。來自浙江、江蘇、福建等19個省市農產品質量安全管理及相關業務負責人、相關科研院所等120余人參加活動。
(安全監管處)
◎他山之石
◆遼寧12316金農熱線接入DeepSeek開啟智慧服務新篇章。為進一步提升信息服務能力,助力全省農業農村信息化進程,近日,遼寧12316金農熱線成功接入DeepSeekR1模型,顯著提升了信息服務智能化水平。具體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一是服務效率顯著提升。接入集成DeepSeek在自然語言處理和理解方面的先進模型,融合語音識別、AI搜索等功能,無縫對接遼寧12316金農熱線開通20年來積累的豐富數據庫和知識庫,顯著提升信息咨詢服務的質量和效率。二是信息精準度顯著提高。DeepSeek的高級模型應用大大提高了12316信息檢索的準確性、關聯性,無論是查詢涉農政策法規、尋求種植養殖技術指導,還是了解農產品市場行情動態,用戶都能獲得即時且專業的響應。三是用戶體驗顯著改善。DeepSeek的智能交互技術使得用戶咨詢過程更加流暢自然,無論是通過語音還是文字輸入,系統都能即時提供個性化的解答和建議。此外,系統還支持多輪對話和上下文理解,確保用戶在復雜問題咨詢時也能獲得連貫且深入的服務。下步,遼寧12316金農熱線將進一步深化與DeepSeek的融合,探索更多提升服務質量的可能性,例如引入圖像識別和大數據分析,優化農作物病蟲害診斷和市場趨勢預測等功能,為實現農業現代化拓寬路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