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是“十四五”規劃的收官之年,是“十五五”規劃的謀篇布局之年,也是以“千萬工程”牽引城鄉融合發展縮小“三大差距”推進共同富裕先行示范的開局之年。低收入農戶幫扶工作的總體思路是: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中央和省委、市委農村工作會議精神,緊緊圍繞以“千萬工程”牽引縮小“三大差距”主線,按照高水平建設農業強市“1135”行動部署要求,聚焦低收入農戶兜底保障和增收致富,加快完善分類分層幫扶制度,積極構建專項幫扶精準推進、行業幫扶深度賦能、社會幫扶有效拓展的幫扶體系,著力破解增收后勁不足難題,促進持續均衡較快增長,確保低收入農戶同步共享發展成果。
主要目標是:全市低收入農戶人均可支配收入10%以上,與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之比54%,開發并保持鄉村公益性崗位5000個。重點做好以下幾項工作
一、謀劃制定新一輪政策舉措。一是根據省級政策制定我市新一輪幫扶政策。牽頭相關部門謀劃以強化民生保障和促進持續增收并重為主要目標的低收入農戶幫扶政策舉措。二是結合我市促進農民持續增收的政策意見,進一步完善聯農帶農富農利益聯結機制,有效帶動低收入農戶增收。三是鼓勵引導各區(縣、市)創新吸收省內各地做法經驗,制定適合本地實際的操作性強、實效明顯的增收舉措。尤其是低收入農戶數量較多、收入占比權重較大的區(縣、市)進一步加大幫扶力度,強化要素保障,著力提升收入水平。
二、繼續推動產業共富項目擴面。按照“國有主體(村集體)+市場化運營+農戶受益”的模式繼續實施產業共富項目。一是已實施的項目要抓緊收尾,完成決算報告和資料歸檔,及時組織驗收。二是2025年項目要按照規范程序完成前期準備工作并于4月底報市級備案,便于市級盡快完成資金第二次調配。三是有條件的區(縣、市)要結合農指員工作,整合派出單位的資源和資金,采取“片區聯盟、抱團發展”的模式,鼓勵有產業基礎、有發展意愿的村抱團試點實施一批短平快、小而精的產業共富小微項目,精準帶動低收入農戶增收。
三、做深做細“四個一”工作舉措。結合年初市縣鄉三級聯動開展“一村一帶動方案、一戶一增收舉措”調研活動,持續鞏固深化調研成果,進一步推動工作重心下層,縮小工作顆粒度,逐級傳導壓實增收責任,充分調動各方力量,整合各類幫扶資源,精準實施分類幫扶,增強內生動力,著力提高財產性、經營性和工資性收入。此外,依托“一戶一策”干部幫扶制度,幫助有條件的低收入農戶發展庭院經濟,幫助聯系拓展銷售渠道,增加農戶經營性收入。
四、加大鄉村公益性崗位開發力度。全面摸底低收入農戶勞動能力和就業意愿,開發并保持鄉村公益性崗位5000個。各地要在完成指標任務的基礎上,著重在崗位提質增效上下功夫,使崗位匹配更加精準,適應不同層次勞動力,保持崗位相對穩定,切實提高工資性收入。有條件的村要盡量安排鎮村建設項目、村社企業承接項目優先吸納有勞動能力的低收入農戶,引導轄區內經營主體吸納低收入農戶就業,鼓勵低收入農戶參與來料加工等。各地要協調相關職能部門組織低收入農戶參加職業技能培訓,切實提高勞動技能。
五、做精做優低收入農戶綜合性保險。各地要根據綜合性保險工作要求,按照規范工作流程和資料樣式組織投保,切實提高投保精準性和及時性,采取雙向比對核實的方式進行確認。尤其要加強每月動態新增人員的核實,名單比對不一致時,農業農村與民政部門要充分溝通協商,堅持從實際情況出發合理處置。要積極協助承保機構完成理賠工作,合力破解因個別農戶銀行卡號錯誤導致理賠失敗的問題,督促鄉鎮(街道)在收到賠付失敗名單后3個工作日內提供準確的銀行卡號。
六、持續鞏固共富慈善基金試點成果。廣泛動員社會愛心力量參與低收入農戶幫扶,更好發揮慈善事業在第三次分配中的作用。按照政府引導、社會參與、專業運作的方式,建立健全社會力量幫扶低收入農戶長效機制。會同慈善部門拓展基金來源,探索相對穩定募捐渠道,引導公益慈善組織為低收入農戶提供公益服務和各類慈善幫扶。規范基金使用管理,主要用于低收入農戶紓困解難、提升生活品質及各類共富幫扶項目。
七、做好重點幫促村結對幫扶。按照《關于印發寧波市市級鄉村振興重點幫促村同步基本實現現代化行動方案的通知》(甬委農辦〔2022〕24號)要求做好相關工作,各地在4月底前將駐村工作組名單和幫扶清單報市里,市級匯總后統一發文,扎實推進各項幫扶任務,完善工作資料。
八、努力營造幫扶工作良好氛圍。圍繞高質量推進幫扶工作,加大幫扶工作宣傳力度,總結提煉經驗做法,深入剖析典型案例,創新宣傳渠道和模式,用好主流媒體和新媒體平臺,積極撰寫有分量
、高質量的信息。及時宣傳幫扶工作成效、創新亮點和先進事跡,講好幫扶故事,努力營造濃厚的幫扶工作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