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時節,江浙地區還在加工綠茶,而在半島象山,精品紅茶“望潮紅”已進入制作期。
走進象山縣墻頭鎮的智門寺茶場,茶農周林國正在制作紅茶。這段時間,茶園里的茶葉長勢較快,芽頭粗壯,更加適合用來制作紅茶。“‘望潮紅’紅茶對原料鮮嫩度要求較高,主要以迎霜、鳩坑茶樹品種的一芽一葉、一芽二葉鮮嫩芽葉為原料。制作工藝也較為復雜,主要有萎凋、揉捻、解塊、發酵、烘干等步驟,講究溫度與時間的調整。”周林國介紹,茶場從3月底開始制作紅茶,日均生產紅茶干茶約15公斤。
“這幾年,本地市場對紅茶的消費需求增加,精品紅茶的價格基本與同品質的綠茶齊平,我們加工的精品‘望潮紅’每公斤售價約2000元,這也提振了我們茶農的信心。”周林國介紹,“望潮紅”紅茶具有“嫩、鮮、甜、香”的品質特征,干茶色澤烏潤,條索細緊多金毫,湯色紅黃明亮,滋味甜醇鮮爽,很受本地消費者的青睞。
象山縣雖有紅茶生產但起步較遲,而且缺乏統一的標準規范,制約了產業的進一步提升與拓展。2019年,象山縣開啟了“望潮紅”紅茶品牌打造的探索,去年11月,象山紅茶 “望潮紅” 的兩項浙江省團體標準——《紅茶望潮紅》和《望潮紅加工技術規程》正式發布,這也是全市首個紅茶標準。“在‘望潮紅’品牌的影響下,象山紅茶產業的發展勢頭已經超過了綠茶產業,加工企業數量從2020年以前的一兩家增加到現在的20來家,紅茶生產產量也從2022年的3噸增加到現在的7噸。”象山縣農業農村局相關負責人表示,接下來將進一步規范紅茶制作工藝,繼續打響精品紅茶品牌。